7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方面宣布,我省身份證號碼前兩位為“41”的居民,可通過該行網站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不久后,找工作、辦貸款,甚至租房子,都可能需要提供個人信用報告。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
7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方面宣布,我省身份證號碼前兩位為“41”的居民,可通過該行網站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不久后,找工作、辦貸款,甚至租房子,都可能需要提供個人信用報告。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這不是危言聳聽。
不過,河南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個人征信建設剛剛進入實用階段,企業的征信系統建設,道路同樣漫長。
河南開通互聯網個人信用報告查詢
7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方面宣布,我省開通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詢服務,身份證號碼前兩位為“41”的居民使用本人身份證號,成功注冊并激活后,就能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或許你還沒有意識到,個人信用信息查詢意味著什么。在去年開通網上個人信用查詢的重慶,除辦貸款、辦理信用卡外,租房子、找工作都需要提交個人信用報告;炒股申請開戶時,也要提供個人信用報告。
即使是未開通網上查詢前的鄭州,在購買房產辦理按揭貸款時,銀行也會首先查詢一下購房人的個人征信。
“個人信用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多,以后不管是貸款還是買車,個人信用不好,都會受到影響。”河南省信用建設促進會副秘書長張勇軍概括稱,這種作用就是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昨天下午,記者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注冊成功后,收到了查詢驗證碼,登錄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輸入驗證碼,就能看到個人信用報告,其中會顯示個人有幾張信用卡,是否有過住房貸款,賬戶是否發生過逾期等。
我國征信市場起步晚
個人征信機構牌照近期有望頒發
在現在的行業中,征信就是專業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依法采集、客觀記錄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對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一種活動。
“我省在信用體系建設上,并不是很快。”一名不愿具名的銀行人士說。而實際上,不僅僅是河南,放在全國范圍來看,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也處于追趕者的位置,第三方征信機構十分短缺。
2003年,國務院明確賦予人民銀行“管理信貸征信業,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職責,人民銀行設立了征信管理局。
上述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由人民銀行主導的征信系統包括企業征信與個人征信兩塊,其中企業征信是由早期的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在2005~2006年間升級后形成的,個人征信中心則是從2004年開始建設,2006年1月在全國正式運行。根據公開報道,第一批個人征信機構牌照應該會在3個月之內下發,申請牌照先是報備到各地監管部門,再由地方監管部門統一向總行申請。
信用建設不被重視 向企業核實會碰釘子
個人征信建設剛剛進入實用階段,企業的征信系統建設,道路同樣漫長。
今年3月1日,工商注冊資本等級制度改革啟動,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企業信息公示系統的建設。不過,直到現在該系統仍不完善,只能查詢到企業基本的注冊信息,是否受到過行政處罰,該系統還未錄入。
7月16日,在鄭州商務外環路上的一棟寫字樓里,河南商報記者見到了王起昌。這名80后小伙,如今是11315鄭州站的負責人。
“這是一個全國性的企業征信網站,今年我們開始代理其在鄭州的業務。”準確地說,今年3月26日王起昌拿到了開辦公司的相關手續,開始采集鄭州的企業信息。
經過幾個月的運作,11315網站服務中心已經啟動,網站已經收錄19萬家企業,“在網站上可以查看一家企業的政府監管、媒體評價、行業評價等信息。”
王起昌說,信用建設在鄭州還存在誤解,有時候工作人員打電話核實時,會碰釘子,“在國外,征信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從業者工資也很高,就國內來說,還是要慢慢培育。”
征信機構和誠信產品少
失信成本偏低
去年,我國首份征信發展報告——《中國征信業發展報告(2003~2013)》(以下簡稱《發展報告》)由人民銀行編寫完成,其中分析認為,我國的征信業還比較落后。
在《發展報告》中,人民銀行分析認為,從征信產品看,現有的征信產品較為單一,產品較少。
“產品少,可能與市場需求有關。目前,需要企業提供信用報告的地方,基本上局限于政府采購一項,沒需求,信用產品自然就少了。”河南省信用建設促進會一部門負責人李建豪如此分析。
國務院發布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認為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尚未形成,社會成員信用記錄嚴重缺失,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勵不足,失信成本偏低。李建豪認為,目前的失信成本太低,“不少機構都在建設征信系統,但又相互獨立,可能這里失信,在別處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
中國征信市場蛋糕大
《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各類征信機構150多家,征信行業收入僅有20多億元。不過,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對于征信業前景都十分看好,“無法估計這個市場有多大,但肯定會數十倍于現在。”
相關報道中有分析師表示,通過中美對比測算出中國僅個人征信市場的空間就能達到1030億元,這也意味著我國征信業未被開拓的市場還很巨大。
《發展報告》分析認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征信服務,特別是隨著擴大內需、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穩步實施,消費領域、生產環節等對信用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長,推動征信業的市場需求增加。
近期,各級政府不斷出臺文件以支持信用體系建設,省政府、鄭州市政府都出臺了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這對于征信市場的培育,也是一種推動。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