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zuo)(13)日,四川省(sheng)投資促(cu)進會旗下(xia)平(ping)臺投促(cu)金融正(zheng)式上(shang)線運營,作(zuo)為國內首(shou)家獨創P2G(private to government)平(ping)臺,由于(yu)提出了政府信用(yong)兜底(di)的概念(nian),讓不少投資人眼(yan)前一亮。 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下(xia)半年開始,P2P ...
昨(13)日,四川省投資促進會旗下平臺投促金融正式上線運營,作為國內首家獨創P2G(private to government)平臺,由于提出了政府信用兜底的概念,讓不少投資人眼前一亮。
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下半年開始,P2P行業進入一個爆發期,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貸平臺達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額近1000億,預計到2014年年底,全年累計成交金額將超過3000億。而P2P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僅引起了銀行、券商等傳統金融機構警惕,也在野蠻生長中暴露出欺詐、跑路等一系列缺陷,進而引發諸多社會問題。
投促金融CEO唐偉向記者表示,整個社會對互聯網金融的期待主要有兩個:一是滿足社會公眾的理財需求,解決百姓日益增長的理財需求與相對狹窄投資渠道供給的矛盾,二是滿足中小微經濟體的融資需求,解決中小微企業旺盛融資需求與相對稀缺信貸供給的矛盾。
“在中國當前的國情之下,這兩個期待其實是有矛盾的,中小微經濟體本身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老百姓的錢進入中小微經濟體,資金安全就很難得到保障。”唐偉表示,不能妄想一箭雙雕,一攬子解決兩個問題,兩個問題要分別解決或分步解決。
P2G融資模式,主要為具有政府信用介入的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包括政府授權國企直接進行融資、政府或大型國企的供應商應收賬款質押擔保融資、國有擔保公司擔保的項目融資。
唐偉介紹,選擇這種業務模式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從投資人角度考慮,政府或者國企項目的真實性較為可靠,出現虛假項目騙錢的可能性較低;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個渠道來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政府投資領域,“PPP模式就是其中一種,但我們并沒有能力建立這個渠道,只是可以解決一些政府項目的臨時性資金需求,為此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中國互聯網金融千人會IFC1000四川分會秘書長、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帥青紅對P2G模式有著他的判斷:“在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供給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任何創新的金融產品和商業模式都可能受到市場的追捧,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舉動。P2G模式的出現很可能會發普通投資者的新一輪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