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陜(shan)(shan)西(xi)省(sheng)人(ren)民政府新(xin)聞辦公室召開(kai)發(fa)布會(hui),《陜(shan)(shan)西(xi)省(sheng)違法失信“黑名單”信息(xi)(xi)(xi)共享和聯(lian)合(he)懲戒辦法》于7月1日正式施行(xing)(xing)。截至6月20日,省(sheng)高院已(yi)向(xiang)違法失信信息(xi)(xi)(xi)平臺(tai)推送了(le)2.81萬失信被(bei)執行(xing)(xing)人(ren)的信息(xi)(xi)(xi)。三類行(xing)(xing)為將被(bei)納(na) ...
昨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陜西省違法失信“黑名單”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辦法》于7月1日正式施行。截至6月20日,省高院已向違法失信信息平臺推送了2.81萬失信被執行人的信息。
三類行為將被納入“黑名單”
辦法規定,失信主體的三類行為將被納入“黑名單”。違法失信行為包括嚴重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包括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消防安全、產品質量、生態環境等行為領域;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和社會正常秩序的行為,主要包括賄賂、欠薪、傳銷、制假售假、非法集資、預售資金逃逸、發布虛假廣告、破壞網絡空間傳播秩序、重大交通違法等行為;拒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主要包括不依法納稅、不執行法院判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等行為。具有以上情形之一的法人及其他組織將被列入違法失信“黑名單”。
同時,陜西省鼓勵社會機構對列入“黑名單”系統的失信主體限制乘坐飛機、軟臥、動車等高等級交通工具。
記者昨日登錄陜西省信用建設官方網站,首頁醒目的位置赫然出現了黑名單公布專欄。點擊進入后,按照法人和自然人兩欄進行了分類,其中列入黑名單的自然人已達到1.5萬多人。
列入“黑名單”者將多方面受限
法人及其他組織被列入“黑名單”的,將在獲得榮譽、政策扶持、政府資金支持、進口關稅配額、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新增項目和用地審批、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受讓收費公路權益等方面受到限制。
自然人被列入“黑名單”的,將在獲得榮譽、注冊新公司、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錄用、政府資金支持、評審專家聘請等方面受到限制。行政機關將對本部門、本單位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違法失信“黑名單”信息進行整合,并按規定及時通過本單位網站及各類媒體向社會公布。
“列入‘黑名單’并不表示終身被打上烙印”。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張文波說,譬如初次發生違法失信行為,整改后6個月內再未產生其他違法失信信息并作出書面悔改保證的失信主體,可以申請提前移除“黑名單”;非初次發生違法失信行為的主體須在整改后12個月再未產生其他違法失信信息,并通過新聞媒體公開致歉作出信用承諾。
1671名違反“限高令”者被拘留
據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譚愛華介紹,省高院作為全省首家“黑名單”信息共享單位,已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送了2.81萬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全省法院在執行案件中必須向其發出限制高消費令,均不得有以下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須的消費行為:包括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消費;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旅游、度假、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乘坐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行為。
該“限高令”同時送達民航、旅游、保險等部門。截至6月20日,全省法院共對違反“限高令”的1671名被執行人采取拘留措施、62人采取罰款措施,以拒執罪移送追究刑事責任140人,已判處8人。通過黑名單等曝光途徑,有些失信人趕在名單公布之前主動找到法院要求履行法定義務。截至6月20日,已有2615人主動到法院履行了法定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