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shi)件回(hui)放(fang) 近(jin)日(ri),社(she)交網絡(luo)上流傳一份《關(guan)于2017屆學(xue)(xue)(xue)生(sheng)返(fan)校集中(zhong)撰寫畢業論(lun)文的補充通知(zhi)》,該《通知(zhi)》簽署(shu)單位(wei)為福州外語外貿(mao)學(xue)(xue)(xue)院財(cai)會系,《通知(zhi)》稱(cheng),“經(jing)查,幾乎所(suo)有同(tong)學(xue)(xue)(xue)論(lun)文查重未(wei)達標準(zhun),論(lun)文質量比較粗糙(cao)”, ...
事件回放
近日,社交網絡上流傳一份《關于2017屆學生返校集中撰寫畢業論文的補充通知》,該《通知》簽署單位為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系,《通知》稱,“經查,幾乎所有同學論文查重未達標準,論文質量比較粗糙”,要求“已離校同學必須返校集中撰寫畢業論文。”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系副主任陳漢龍回應稱,該《通知》屬實。(澎湃新聞)
●點贊
必須保持零容忍
查重系統還只能防止低水平的直接抄襲,對于高水平的思想剽竊,卻很難檢測出來。就算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系所使用的查重系統較為嚴格,但幾乎所有學生的畢業論文都不達標,這可見一些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抄襲現象有多嚴重而普遍。
論文抄襲成風、學術不誠信現象嚴重,這在高校、學術圈早已屢見不鮮。大學生的畢業論文存在普遍抄襲、“代筆”的現象,背后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或許是校園受到學術不誠信風氣影響很大,讓學生們早已浸染不良風氣之中,論文造假、代筆在他們看來早已是見怪不怪,是一種潛規則了;另外,學生面臨就業、升學的壓力,需要花很多時間跑人才市場、準備考研等,讓撰寫畢業論文,對于學生來說,是沉重的負擔;而在國內,畢業論文成了衡量高校畢業生的普遍標準,但對于有些專業來說,并不適合用論文作為畢業考核的形式,他們適合更加實踐的方式;另外,有不少學生也沒有學術研究的興趣,也沒能培養起相應的能力。
當然,學術誠信是學生們應嚴守的底線,不管有什么理由,畢業論文也不能造假。論文抄襲成風,主要還是由于不良的學術風氣所導致,上至教授,下至學生,抄襲成了一些人獲得學位、獲得名利的捷徑,這不利于學術事業健康發展。
除了要能改變學生畢業考核以畢業論文為唯一標準的做法,更應該對于學術不誠信現象保持零容忍態度,另外還要加強學術誠信的教育,培育誠實守信的學術風氣等,這樣才能避免學術誠信遭遇危機,也才有助于教育事業長足發展。
戴先任
●觀察
既然幾乎都不達標
不如干脆取消
畢業論文“幾乎都不達標”,直接原因主要就是高校更換了論文查重系統,新用的查重系統更嚴格,才導致畢業生寫的畢業論文查重率過高而不達標。如果使用其他的論文查重系統,這些不達標的畢業論文就合格了。這意味著不管查重系統是嚴還是松,都改變不了畢業生抄襲畢業論文的事實,甚至那些即便已經通過查重系統的畢業論文,也不見得沒有抄襲。因為畢業生完全可以根據查重系統的結果,進行有針對性地修改,規避查重系統。
不管怎樣,抄襲論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必須為這種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后果。但不得不說,很多高校在大學生學習期間,并沒有對大學生開展過學術訓練,只是到了畢業前夕,才要求學生寫畢業論文,這本身就不科學。而且,高校擴招后,一名導師指導十幾名、幾十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也沒有足夠的精力,自然而然降低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要求。再者,大學畢業生都忙著找工作,根本沒有心思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撰寫畢業論文。抄襲論文或者花錢請別人代寫畢業論文,成為不少大學畢業生乃至研究生的選擇。
事實上對于應用型專業的大學生和畢業后就打算就業的大學生,要求必須撰寫畢業論文沒有絕對必要,并不能完全反映大學生的能力、水平。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高校不如根據專業的不同,直接取消應用型專業的畢業論文要求,歐美很多大學對本科生就沒有畢業論文要求。另一方面,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和訓練他們的學術素養,其實不必要求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完全可以大二、大三期間完成,讓大學生有更長的時間寫篇學術論文。
張立美
●分析
論文把關還在平時
學院一個系少說也有一百多人,多的有二三百人,由此這么多畢業生論文查重不合格,道出了學生論文水平質量差以及學院、老師平時把關不嚴。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重點,而在于今年學校要接受教育部教學合格評估,到時專家會隨機抽取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檢查,如果抽查檢測不過關,那么就會對學校招生進行黃牌或紅牌警示,也就是說限制招生乃至停止招生,如此壓力之下,每個院系不得不重視,這才出現讓學生全部回校撰寫論文的通知。
其實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今年教育部評估,學校是不愿意這樣折騰畢業生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從中說明了學校院系及老師平時就沒有繃緊這根弦,就是稍微超過規定標準,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通過,由此學生知道論文撰寫要求不嚴,不會主動設計創新,大多是從網上找來幾篇論文,修修補補,糅合成像樣的畢業論文,這樣帶有水分的論文,并沒有真實反映出學生的科研能力。
由此我們希望各類高校不能因為教育部評估才重視,而應該在新生入學后就要告知,必須認真對待,論文不合格就不能如期畢業,那么學生及帶教老師就會在平時把關,無論是論文選題,還是論文構思,中途修改以及最后完工,都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學生豈能有些微怠慢,更不會出現整個院系學生論文不合格的現象發生,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平時把關更重要。
楊玉明
●追問
板子不該只打學生
面對畢業生畢業論文查重“幾乎都不達標,且質量比較粗糙”這一現象,該當反思的絕不僅僅只有畢業學生,還應當有高校、高校教師,甚至基礎教育學校、教師也應當好好反思。
當然,首先應當反思的還是高校學生,為什么要去抄襲、剽竊甚至請人代寫畢業論文?是自己確實沒有寫作畢業論文的能力還是根本就沒有認真學習、鉆研、努力投入過?或者完全就是一種隨大流的僥幸心理在作怪?說實話,寫論文,其實也是表現自己學識水平、工作能力的一種方式,如果毫無這種能力,就算再有學識、能力,也相當于“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恐怕在今后的社會實踐中也會多走許多彎路,難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等發揮出最大的成效。
而作為高校和高校教師應當反思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學生畢業論文抄襲現象的泛濫?僅僅是因為學生的學識不廣、研究能力不夠、寫作水平不高?還是學校缺乏系統的教學管理、培訓和一以貫之的嚴格要求?試想,如果學校注重了學生的能力培養,也始終堅持“寧缺毋濫”的嚴格治學精神,學生又怎會總是冒著“不能畢業”的風險,“飛蛾赴火”式地去抄襲、剽竊、請人代寫論文?
再則,作為基礎教育的學校和教師們也應當反思,我們的基礎教育對學生的培養尤其是研究、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培養是否盡到了應有的責任?說實話,看看我們當前的中小學教師,備課、寫計劃、總結、教學論文,哪個環節不是“抄”字當道?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認真地去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課堂?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經常讀書、練筆,寫出自己的教學體會和實踐反思?我們當前的作文教學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有多少老師能夠常寫下作文,給學生做出示范、榜樣?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從小的培養,又如何讓我們的大學生突然“靈感迸發”,研究能力、寫作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系面對整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查重“幾乎都不達標,且質量比較粗糙”的現象“敢揭家丑”,不“諱疾忌醫”,可以說是邁出了非常勇敢、十分可貴的一步,希望其他的學校、教師、學生也都能以此為戒,認真反思。
周衛軍
●三言兩語
論文抄襲不僅是學術不端問題,甚至也是誠信問題、人品問題。嚴格查重,杜絕抄襲,培養學生誠信做人,老實做事,是非常必要的。
——孫曉
中外教育制度有差異,這是客觀現實。但是否要求本科生撰寫論文,卻確實值得商榷。
——李升
即便從提高本科生的畢業標準來看,也并非只有這一把尺子可以衡量。采用更多樣的方式進行衡量,或許效果會更好,至少不會硬逼著本科生去做“無米之炊”。
——林琳
讓制度更科學更符合實際,確實有必要,人們也應該去努力推動,去改變。然而沒有疑問的是,在制度沒有改變之前,遵守其規則,是大學生應有的正確態度和基本品質。
——程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