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個人信用的湖北公民越來越多。記者昨日從人行武漢分行獲悉,從4月26日湖北進入央行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服務試點,截至5月4日,已有9.2萬人成功查詢到個人信用報告。 從當前查詢情況來看,湖北公民對個人 ...
關注個人信用的湖北公民越來越多。記者昨日從人行武漢分行獲悉,從4月26日湖北進入央行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服務試點,截至5月4日,已有9.2萬人成功查詢到個人信用報告。
從當前查詢情況來看,湖北公民對個人信用重視程度全國最高。開通服務以來,湖北省用戶共申請查詢個人信用信息產品43.9萬次,在全國15個驗證試用地區中,注冊人數和申請查詢量均居全國首位。
七成申請者成功查詢信用報告
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湖北省申請注冊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用戶數12.7萬人,占全國同期總申請注冊人數的38%,其中9.2萬人通過驗證,通過率為72.4%。湖北省用戶共申請查詢個人信用信息產品43.9萬次,占全國同期總查詢量的34.2%。在所有驗證試用地區中,湖北省的申請注冊人數和申請查詢量均居全國首位。
那么,個人的信用報告包含哪些內容呢?目前,通過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平臺,可以查到三類信息:一是個人在征信系統中的信貸信息、公共信息和最近兩年被查詢記錄的匯總記錄;二是提示在征信系統中是否有最近5年內的貸款、貸記卡逾期記錄以及準貸記卡透支超過60天的記錄。
通過向查詢信用報告者了解,他們大多辦理過房貸或是信用卡,少數人曾有過逾期還款的情況。東亭附近工作的市民雷先生,在成功注冊后,看到信用報告上沒有不良記錄,舒了口氣,“此前我有一次信用卡還款晚了兩天,還好沒有記錄在案。”雷先生在網查開通后,第一時間查看了自己的信用報告,生怕影響了今后購房貸款。
今后將擴大數字認證銀行范圍
雖然有七成人查到了自己的信用報告,但未通過注冊的人不免有些郁悶。記者了解到,大多數未通過注冊的人都是被堵在私密問題環節。
為確保個人信用信息不被泄露,網上查詢設置了比較嚴格的身份驗證程序。記者曾在平臺開通后,親自嘗鮮。系統要求十分鐘之內,在線正確回答五道私密性問題。問題內容涉及個人在銀行辦理信用卡、貸款等業務過程中形成的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只有在五道題全答對的情況下,才能通過注冊。
如果私密性問題驗證未通過,也可轉用數字證書方式進行身份驗證。此外,用戶如果既沒有辦理過貸款也沒有正在使用的信用卡,也只能選擇這種方式完成驗證。
所謂數字證書,一般儲存在銀行發放的密鑰(U-key)中。沒有U-key的用戶,需事先到銀行申請辦理。
據介紹,目前平臺只支持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合作的銀行或機構發放的數字證書,如中信、興業、民生、華夏、浦發、廣發等。而另一類由銀行自行開發的數字證書,如工、農、中、建、交、招商等銀行的U-key,暫時不在支持序列。
人行武漢分行人士表示,后期會盡快實現更多銀行查詢信用報告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