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ni)相(xiang)信,自己(ji)能夠免首付,開走一輛(liang)汽車(che)嗎?你(ni)相(xiang)信,只要支付一個月的(de)工資(zi)就(jiu)能住進別墅嗎?你(ni)相(xiang)信,休閑服務可(ke)以先享(xiang)受后付錢嗎?……乍一聽,這就(jiu)像是(shi)廣告(gao)詞,其(qi)實不然(ran)。這是(shi)真(zhen)實發(fa)生在征信體系成熟(shu)的(de)歐美國家很常 ...
你相信,自己能夠免首付,開走一輛汽車嗎?你相信,只要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就能住進別墅嗎?你相信,休閑服務可以先享受后付錢嗎?……乍一聽,這就像是廣告詞,其實不然。這是真實發生在征信體系成熟的歐美國家很常見的消費模式,良好的信用就可以神奇地行使與貨幣等同的 “功能”。
隨著信用記錄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信用記錄。截至2014年底青島征信系統收錄自然人579萬人,征信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本期將聚焦征信系統建設的昨天、今天、明天,提醒征信主體珍視“信用身份證”。
在中國,多數人對于“信用”概念仍然停留在經濟學的課本上。很多人第一次對自己的征信記錄的深刻領悟,或許還是辦理個人房貸到了最后一步,發現自己有信用卡逾期還款記錄,購房行為慘受影響。個人征信與日常生活,與平民百姓認知的距離確實有點遠。上世紀80年代后期,為了適應企業債券發行和個人房貸、車貸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建設征信系統。按照目前青島征信系統收錄的自然人579萬來計算,青島已經有六成多市民有了自己的“信用身份證”。
對比>>>
7年收集自然人翻了近10倍
自2006年央行組建了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信用報告。2007年5月,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經收錄自然人賬戶60多萬個,還導入了上百家企業經濟訴訟案件的信息,以及5萬多戶的質檢方面的信息和90多萬戶的公積金的信息。當時這些信息基本已經實現全國聯網,數據庫將對企業和個人開放查詢,提供“信用證明”。
時間推移到2012年末,個人征信系統共收錄全市640萬個自然人信息,涵蓋信貸賬戶90余萬個,信貸余額近1500億元;企業征信系統共收錄全市8萬余戶借款人信息,信貸余額近7700億元,這兩個數據庫構成了青島市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主體。
近日記者從人行青島中心支行獲悉,截至2014年年底,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企業征信系統收錄企業11萬戶,個人征信系統收錄自然人579萬個。這樣算來,7年多的時間,青島征信系統收集的自然人信用檔案數量已經翻了將近10倍。
而且,信用檔案的建設也越發齊備。記者從人民銀行青島中心支行采訪獲悉,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個人信息包括三部分:一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個人的身份、職業和居住地址信息等;二是銀行信貸交易信息,主要反映個人對商業銀行的履約能力和履約意愿。包括個人貸款、信用卡、準貸記卡等信息;三是非銀行信用信息,即個人征信系統從其他部門采集的、可以反映個人收入繳欠費或其他資產狀況的信息,包括行政處罰信息、法院強制執行信息、繳納各類社會保障費用和住房公積金信息等。
查詢>>>
個人信用記錄可以網上查詢
在2013年10月28日之前,青島市民要查個人信用報告只能現場查詢。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發布公告稱,自2013年10月28日起,包括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廣西、廣東等9個省市的居民可以在征信中心官網上查詢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了。
目前系統是免費的,當天不能獲得信用報告,急需的話還是要到分行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包含六方面信息:公安部身份信息核查結果、個人基本信息、銀行信貸交易信息、非銀行信用信息、本人聲明及異議標注、查詢歷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