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建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每個公民一生都將有一個也是唯一的信用賬號。信用,將成為人們的另一張“身份證”。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2014年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及 ...
我國將建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每個公民一生都將有一個也是唯一的信用賬號。信用,將成為人們的另一張“身份證”。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2014年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及職責分工》(以下簡稱“工作要點”)。
今年5月份,國家層面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送審稿)》上報國務院,近期將發布。規劃綱要給全國信用體系建設設定了“三步走”的日程表(見制圖),而湖南制定的工作要點要求,湖南省公安廳牽頭,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基礎建立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2014年底前提出方案;省工商局牽頭,建立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同樣在今年年底前提出方案。
工作要點同時要求,要逐步納入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信用信息,建立全省統一的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工作要點明確要求在上述重點領域先行建立完善失信記錄檔案,探索建立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專家觀點] 一定程度上將遏制官員腐敗
“對個人和組織的違法、弄虛作假記錄在案并在多部門共享,通過一個代碼查詢,增加了社會的信用度,有利于提高社會管理水平、降低時間成本。”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說。他認為,在企業誠信方面,通過建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可使得企業不但要從企業本身,還要從人的角度去建立誠信,加強職工責任感,進一步完善誠信建設。
夏學鑾還認為,該項制度將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和遏制官員腐敗。“官員履歷造假、在飯店多次免單吃飯等行為,將會在同一的信用平臺上記錄,很容易通過一個號碼查到。”
對中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有長期研究的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指出,經過公安系統的建設,我國個人的信用系統已經比較成熟,“但組織誠信建設仍處于薄弱狀態,企業設置‘霸王條款’等問題隨處可見。組織不誠信的現象大大多于個人不誠信行為。”他認為,當務之急是抓緊組織建立統一的、社會認可的組織代碼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