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當閆占新和泰安志高實業有限公司被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首日上線第一個曝光時,有“粉絲”調侃道。 如今,像閆占新這樣的失信被執行人愈來愈感到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 ...
今年9月1日,當閆占新和泰安志高實業有限公司被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首日上線第一個曝光時,有“粉絲”調侃道。
如今,像閆占新這樣的失信被執行人愈來愈感到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這壓力的背后,是源于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俗稱“失信者黑名單”)并開展信用懲戒的連環重手。
曬出“黑名單”,揭開“老賴”遮羞布
公布“失信者黑名單”,是人民法院破解執行難問題的重要手段。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劉貴祥表示,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對外公布曝光,對其名譽、聲譽產生影響并進行信用懲戒,這是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的主要價值所在。
2013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正式建立“失信者黑名單”制度。
隨之,“黑名單”上“老賴”被不斷“曬出”。
2013年10月24日,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臺開通,“失信者黑名單”全國聯網上線。
據官方平臺統計,截至今年10月15日,共有失信被執行人548116人進入“黑名單”,其中自然人472886人,法人及其他組織75230個。截至今年9月21日,平臺“黑名單”點擊率已超過1439萬次。
2013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統一對外公布第一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與“人民網”聯合推出“失信被執行人排行榜”,公布全國失信自然人與法人的失信排行。
9月1日起,當每天一名“老賴”和一名“單位老賴”在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上“露臉”時,表明“失信者黑名單”公布已悄然進入“微時代”,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利用新媒體強化執行工作、推進司法公開的又一創新舉措。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畢玉謙評價說,通過微博、微信曝光“老賴”,有助于擴大傳播范圍,提高懲戒“老賴”的威懾力。
不斷推出的曝光形式和持續增高的曝光率揭開了“老賴”逃債的遮羞布,使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信用懲戒,讓上榜“老賴”寸步難行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法院工作報告中提到,2013年人民法院對7.2萬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了信用懲戒,約20%的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
“失信者黑名單”制度為懲戒“老賴”提供了便利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陳海嘯說,將“失信者黑名單”與社會征信體系對接,大大壓縮了“老賴”的活動空間,使其付出應有代價,從而促使其自覺履行債務。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馮玉軍認為,要充分發揮“失信者黑名單”的作用,需要各界推動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
據悉,最高人民法院業已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信用懲戒協議。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已率先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納入信用評級系統,與其信貸、信用卡、私人銀行、個人金融等主要業務對接,截至目前僅信用卡業務一項就拒絕失信被執行人辦卡申請近7萬筆。
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已與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者黑名單”信息納入征信系統相關工作操作規程。與證監會、公安部等單位的合作事宜正積極推進,以實現“失信者黑名單”信息共享,共同實施信用懲戒。
進入2014年,針對“老賴”的懲戒措施頻出。年初,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等8部門共同簽署“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對“老賴”進一步采取多種懲戒措施。
作為備忘錄簽署單位之一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明確,6月開始凡被納入“黑名單”的“老賴”不能購買列車軟臥車票。另一簽署單位中國民航局則規定,自7月起“黑名單”上的“老賴”無法購買飛機票。截至10月15日統計顯示,火車售票系統共攔截15718名“老賴”乘坐火車軟臥27436人次,民航售票系統共攔截24062名“老賴”乘坐飛機541135人次。
7月初,欠債58萬元不還被列入“失信者黑名單”的“老賴”代某終于嘗到了懲戒苦頭,因購買機票被拒耽誤生意行程,只好主動找人到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履行了義務,他感嘆:上了“黑名單”真是啥事也干不了了。
目前,法院與各部門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機制已經初步建立。我們有理由相信,各部門通力合作打出的信用懲戒“組合拳”,將讓上榜“老賴”無處藏身,使失信被執行者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