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第三屆全球貿(mao)易信用大會在(zai)江北遠(yuan)洲大酒店舉行,570余(yu)位外商與近(jin)千(qian)家(jia)中(zhong)小企業外貿(mao)企業面對面對接,現(xian)場(chang)達成訂(ding)單超過4200萬(wan)美(mei)元(yuan),意向成交額接近(jin)2.1億美(mei)元(yuan)。 能夠(gou)在(zai)一天之內聚攏570余(yu)位海外采購商的, ...
9月19日,第三屆全球貿易信用大會在江北遠洲大酒店舉行,570余位外商與近千家中小企業外貿企業面對面對接,現場達成訂單超過4200萬美元,意向成交額接近2.1億美元。
能夠在一天之內聚攏570余位海外采購商的,是浙江大道眾包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全球貿易信用e平臺。與其他貿易訂單對接平臺不同的是,全球貿易信用e平臺的關鍵詞就是信用。平臺引入了"保理"這一供應鏈金融工具作為核心,而信用就成了一把開啟金融大門的鑰匙。
在國際貿易中,貨款通常不是"錢貨兩清"的,會存在一個收款周期,30天、70天、90天不等。對現金流有限的中小型外貿企業來說,往往存在風險。而保理就能夠讓企業先拿到貨款,即平臺提前墊付貨款給供應商。
"2015年3月份,我在B2B網站上接到了一個意大利買家的詢盤,我們的產品很符合他的要求,而且他也很愿意和我合作,但最后談到結算方式的時候,對方堅持用OA賒銷90天的方式結算。因為是賒銷單,賬期時間長,而且是新客戶,擔心存在風險,面對賒銷單卻不敢接。"做汽配生意的王先生的經歷,許多中小外貿企業常常碰到。
如何解決這一窘境呢?王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了解到了全球貿易信用e平臺。平臺馬上聯系到了這位意大利買家,給了意大利買家一張采購信用卡,有90天內賬期50萬美金的采購信用額度。這位意大利的買家使用采購信用額度下單,等出貨后,全球貿易信用e平臺墊付貨款給王先生,90天后,意大利買家再還款給平臺。
聽上去這個模式似乎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卻很困難。存在買家到期不還欠款,供應商產品質量不合格,供應商、采購商跑路等諸多風險。于是,全球貿易信用e平臺又引入了一整套信用評價體系,從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貿易平臺采集信用數據,并通過監控貿易過程鎖定風險,用信用體系打造出了一套國際貿易的新模式。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沒有企業可以獨善其身。唯有共建全球貿易誠信生態,實現合作共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浙江大道眾包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威君說。
"采購信用卡這種模式非常好,能大大增加我們的采購額。"參加采購對接會的D Castell Cor創始人Yorman說,這次來到寧波就是想尋找新的供應商,并且已經與慈溪的幾家企業達成了初步意向,并準備前往工廠考察。
第三屆全球貿易信用大會上,還頒發了全球貿易信用e平臺最佳信用采購商、最佳信用出口企業、最佳信用服務商、最佳人氣服務商、最佳信用合作伙等一系列獎項。"如果把平臺比作一艘航空母艦,那合作伙伴就相當于艦載機,通過賦能擁有了在全球世界各地騰飛的能力,因此我們要表彰這些伙伴。"主辦方表示。
據了解,目前全球貿易信用e平臺累計發展注冊供應商約18萬余家,國外采購商2.7萬余家,各類服務商100多家,2016年-2017年上半年平臺實現服務出口貿易額約8.6億美元,其中訂單撮合貿易額約3.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