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四川省(sheng)社(she)會(hui)(hui)(hui)組(zu)織(zhi)管理工作會(hui)(hui)(hui)在宜賓市召開(kai)。會(hui)(hui)(hui)上傳出消息:四川將大力推(tui)動城鄉社(she)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社(she)會(hui)(hui)(hui)組(zu)織(zhi)發(fa)展(zhan)(zhan),壯大社(she)工和志愿(yuan)者隊伍(wu),將社(she)會(hui)(hui)(hui)組(zu)織(zhi)發(fa)展(zhan)(zhan)納入社(she)會(hui)(hui)(hui)救(jiu)助、社(she)會(hui)(hui)(hui)福利、社(she)會(hui)(hui)(hui)組(zu)織(zhi)、社(she)區建設、 ...
10月11日,四川省社會組織管理工作會在宜賓市召開。會上傳出消息:四川將大力推動城鄉社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發展,壯大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將社會組織發展納入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組織、社區建設、防災減災、公益慈善“六大領域”工作范疇和發展規劃。
四川社會組織近4萬個 挑戰與機遇并存
近年來,我省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孵化中心培育、公益創投、免費提供辦公場所等方式,大力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截至2016年底,全省社會組織3.93萬個,年增長率約為8%;從業人員102.13萬人位居全國第五。各級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社會組織服務社會創造了條件。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我省社會組織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服務能力還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全省性社會組織具備3A以上等級、優先承接政府職能轉移資格的有103家、僅占總數的3.7%。
總量不足,總體上呈現塊頭較小、實力偏弱的問題。全省社會組織總量僅占全國的6.3%。分布不均,從地域看,成都、綿陽的社會組織占全省的36.78%;從行業看,互益性的行會協會商會偏多,公益性、慈善性的偏少;服務強勢群體特別是工商企業的偏多,服務困難群眾、農業農村、城鄉社區的偏少。實力不強,全省不少社會組織年收入為零。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尚未建成,退出機制還未建立,“僵尸社會組織”存在。
兩條腿走路 發展與監管社會組織并重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政領域社會組織工作將以政府購買為牽引,以服務監管為保障,以增加社會服務供給為導向,以人才隊伍建設、社會組織發展為著力點,推動社會組織工作服務于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務于民生民政。
各級民政部門要把服務貫穿于社會組織工作的整個過程,將社會組織發展納入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組織、社區建設、防災減災、公益慈善“六大領域”工作范疇和發展規劃。壯大一支人才隊伍,要以兒童、老人、低收入人員、受災人員、優撫對象、殘障人士六類群體為重點,大力發展專業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幫助六類人群增強社會功能、協調社會關系、適應社會環境推動建立健全社工薪酬體系,打通社工職業晉升通道、
要發展一批社會組織。各地將加快發展一批公益慈善類、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為紐帶,圍繞城鄉低保和“救急難”、兒童關愛保護保障、養老服務、城鄉社區治理、防災減災救災、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等工作,著力發展一批專業性社會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