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份針對企事業單位使用的企事業信用報告已于近日在青島正式露面,并已有企業開始使用此種信用報告來考察合作企事業單位的信用。 目前,信用報告運用最多的領域在銀行業。企事業單位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或信 ...
我國首份針對企事業單位使用的企事業信用報告已于近日在青島正式露面,并已有企業開始使用此種信用報告來考察合作企事業單位的信用。
目前,信用報告運用最多的領域在銀行業。企事業單位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或信用卡時,銀行都將查詢該單位的信用報告。
而“專業版信用報告”不僅包含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信用記錄,還包括企業基本信息、政府監管信息、媒體評價信息、單位運營信息、協會評價信息,市場反饋信息,社會責任信息等內容。
據征信專業人士解釋,企事業單位信用報告查詢平臺(www.zgxypt.cn)涵蓋遍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3600多萬企業(企業信用報告咨詢熱線:)。2013年11月,該平臺投入運營。平臺企事業單位信用檔案包含:
(一)行政司法部門公開的企業信用數據,其中行政部門信息主要包括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稅務局、食品藥品監督局、環境保護局、衛生廳等行政部門對于企業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獎勵、質量監測、環境評價等信息。司法部門信息主要包括仲裁機構、法院等是否有該企業涉案信息及判決結果及判決履行狀況信息。
(二)金融保險機構掌控的企業信用數據
首先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對企業的監管信息、商業銀行的信貸信息、民間借貸機構的借貸信息等。其次對發行債券或者股票的公司,由證券公司掌控的企業信用信息。(此部分因涉及商業秘密計入企業信用分值計算,但不在前臺顯示具體信息)再次是保險公司掌握的有關公司對外為自己產品投保狀況以及對自己公司員工投保信息的匯總。
(三)企業自身保有的企業信用數據
1.企業基本資質信息:包括企業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銀行開戶證反映企業合法存在依據的基本信用信息。
2.經營信息:主要是企業經營范圍,營業額,客戶量等有關商貿活動的信息。
3.硬件配備信息:包括企業場所是否自有、面積大小,車輛、計算機、通訊設備等其他硬件設備的配備情況。
4.人力資源結構:企業人員分配,領導職位人員資歷,受高等教育人員比例等反映企業人才配備狀況的信息。
(四)大眾反映的企業信用數據
1.企業客戶實名評價平臺:包括貿易伙伴和消費者對合作、消費過程中企業產品、服務項目、售后處理等項目的反饋信息。
2.內部員工實名反饋平臺:對內部員工核實身份后,將其反映的信息計入信用評級中,當然為保護內部員工的合法權益本信息在向企業反饋時不顯示員工身份信息。
(五)媒體反饋信用信息
主要包括網絡、電視、報紙、期刊、廣播等反饋企業信用信息的新聞報道。
(六)行業評價信用信息
信用管理協會、產品質量協會、地方信用產品評定協會等對企業在行業中信用信息進行的匯總。
(七)企業運營信用信息
主要包括企業財務信息、管理體系評估信息、供求履約信息、產品質量體系認證信息,反映企業的基本運營情況。
(八)社會責任信用信息
主要展現企業回饋社會信息,為社會建設貢獻力量的信息,尤其關注企業承諾獻愛心后是否誠信履行。
專業版信用報告里面包含了相當多的企事業單位商業信息,那么,這些企事業的商業信息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呢?競爭單位是否會利用查詢之名,然后“攫取”商業機密呢?
據了解,國務院于2013年開始實施了《征信業管理條例》,其中對于征信機構資質、企事業信用信息采集范圍等相關條款都作了明確規定;2013年12月20日實施的《征信機構管理辦法》對信用信息安全保障做出了明確規定,企事業信用信息受法律保護。
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查詢企事業信用檔案中涉及商業秘密的信息的必須獲得被查詢單位的書面授權,并承諾不將相關信息透露給第三方以牟取經濟利益。其次,征信機構還會對提出查詢申請的公司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全面了解該公司的信譽度和行業資質,并通過協議的形式將商業信息保護條款確定下來。此外,出于保護商業信息的考慮,只有查詢單位為政府機構時,報告才會提供銀行信用信息,其他的單位則不會提供這項信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