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yi)于優越的(de)地理位置(zhi)、政(zheng)府大(da)力(li)扶持和魯商文化的(de)影響,起步較早(zao)的(de)青島民營經濟目前(qian)已經處(chu)于快速成長期。青島市人大(da)常委會副(fu)主任、青島市工商聯主席(xi)徐航,在6月(yue)6日下(xia)午(wu)由中央統戰部和全(quan)國工商聯組織的(de)“全(quan)面深(shen)化 ...
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政府大力扶持和魯商文化的影響,起步較早的青島民營經濟目前已經處于快速成長期。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青島市工商聯主席徐航,在6月6日下午由中央統戰部和全國工商聯組織的“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民營企業”網絡媒體山東行青島座談會上表示,得天獨厚的條件和氛圍造就了青島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目前企業分布比較廣,實力比較雄厚,而針對民營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玻璃門”、“彈簧門”等問題,徐航則認為,市場杠桿和信用體系的利用或可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大法寶”護航青島民企發展
青島民營經濟起步比較早,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目前處于快速成長期,而且企業發布較廣,實力較為雄厚,大多從事建筑建材及經營、機械加工及裝備制造業等,均為傳統行業,近年來也出現了一批高新、高端、新興等如新能源、新材料等環保企業。
青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邊祥慧在座談會上表示,到2013年底,青島共有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57.2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4283億元,占GDP比重達53.5%。僅從工業領域看,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3313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66.2%,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8312.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1.62%。全市民營企業吸納從業人員203.2萬人,占全市從業人員的56.7%,也是吸納新增勞動力的主力軍。
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年底,從青島民營企業注冊資金看,注冊資金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63戶,占比4%;注冊資金在1億元-5000萬元的企業有109戶,占比6.9%;注冊資金在5000萬元-1000萬元的企業有379戶,占比23.9%。
徐航在座談會上表示,青島之所以能夠培育如此多的優質企業,得益于“四大法寶”。首先是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青島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地帶,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從中也獲益不少,優勢的沿海地理位置使得青島招商引資條件相對比較優越。
其次,青島民營企業的發展得益于各界政府的全力扶持,包括資金方面的扶持和優惠,也包括一系列扶商政策的支持。
第三,青島民營企業的發展與儒家文化息息相關,“能夠出大企業完全源于企業文化”,徐航表示,魯商的傳承對于現代民營企業的影響非常大,同時也是山東企業重誠信、講義氣的歷史淵源。
最后,徐航認為,除了地理位置、政府扶持、企業文化之外,市場觀念的樹立也是青島民營企業能夠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只有遵從市場規律的發展才能參與市場競爭,才能立于經久不衰。
轉型升級跨改革難題
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發展了30多年的中國經濟進入了改革深水區,企業同樣也面臨轉型升級的改革,尤其是民營企業,只有通過改革,企業才能煥發活力,持續發展。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與青島民營企業交流過程中也發現,目前,眾多企業已經開始探索轉型升級改革之路。
萊西市建筑總公司董事長孫涌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是屬于房屋建筑工程總承包特級企業,從今年年初開始,就在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道。他表示,綠色建造能力在今后將使決定一個建筑施工企業能否繼續生存、能夠繼續發展的一個最關鍵的能力,加之當前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霧霾天氣加重,所以,企業正在重點部署踐行綠色施工。
專業生產電熱毯的青島市琴島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于為貴告訴記者,多年發展經驗顯示,企業長足發展需要不斷創新,而單憑企業自身力量開展創新活動困難很大,公司目前正在嘗試采用1+1方法,一是靠企業自身的內在動力,二是靠政府的扶持,二者有機結合才能推動企業走上更高更好的創新之路。
除了優化產業結構、依靠政府幫持之外,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選擇了將觸角伸向了國際。圣元營養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表示,今年4月份,圣元與法國的企業簽署了項目執行協議,由此邁開了海外拓展的堅實第一步。而之所以考慮將目光投向海外,李克表示,新廠的所有流程都將采用歐盟標準和產品追溯體系,一方面可以從根本上保證進口奶源的穩定供給,另一方面也為公司產品具備歐盟的高端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用國外的標準嚴格要求圣元,用世界的眼光著眼未來”,李克說到。
市場杠桿或可緩解融資難問題
企業通過轉型升級能夠煥發新的活力,記者同時發現,目前青島民營企業依然還存在融資難、人才難等普遍性問題。青島金華工業集團總裁金景善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民營實體經濟的確存在一些問題,而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又非常謹慎,因此融資貴得現象也隨之出現。
此外,孫涌也表示,多年創業經驗感覺,民營企業的發展還存在產業結構單一、產能落后、競爭力不強、應對風險能力較弱、人才技術的引進與推廣等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解決。
對此,于為貴建議到,政府應該在政策、資金等扶持企業創新方面,能一視同仁的對待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此外希望政府能夠搭建平臺,推動企業創新人才戰略,同時他也希望,能夠觸及電子商務平臺,促進企業現代化發展。
山東三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麗則表示,當前民營企業大部分是實體經濟橫向發展,關鍵是要做好定位,實現垂直發展,而企業發展最終依靠的是“資本力”,應該讓利潤處于互補地位。
而對于民營企業發展所面臨的這些問題,徐航則認為,在青島國有企業比重比較大,民營經濟占比達54%,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在其所處的環境,就是民營企業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環境和待遇。“國企和民企都是市場主體,雙方應該進行公平競爭,才能真正得到促進發展”,徐航如是說。
在談到融資難問題時,徐航表示,融資確實是難,這是全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但在解決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市場規律,可以通過競爭來解決。此外,他還建議,可以將企業的信用利用起來,進行信用體系建設。
據透露,山東省今年將召開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目前已經開展了大型問卷調查也走訪工作,屆時,山東省民營企業間的交流協作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