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表示,將在全國建立食品安全紅、黑名單制度。“對違法者的寬恕,就是對守法者的打擊。”汪洋在主題發言中要求,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要加快食品安全 ...
者和市場對這些市場主體的關注度較高,食品安全紅黑名單對這些市場主體所做出的信用評價,尤其是負面的信用評價,將會對市場主體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關乎市場主體的生存發展的命運。因而,“大”的市場主體肯定會非常在乎食品安全紅黑名單的信用評價,食品安全紅黑名單對“大”的市場主體所產生的激勵、約束、引導、規范的作用也就會更明顯。
而小的市場主體,比如小工廠、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吃部等,大都沒有品牌,有的甚至連字號名稱都沒有,經營人員、經營場所、經營期限等不穩定,隨意性強,得到的市場關注有限,信用評價與市場主體之間的聯系性較弱,信用評價難以對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那么,小的市場主體對食品安全紅黑名單的敬畏就會不足,食品安全紅黑名單的整體功能就打了折扣。
我們一定要對小的市場主體更加重視,投入更大精力,加強監管,采取科學有效措施確保信用評價的影響力,確保食品安全紅黑名單的設計功能充分釋放。筆者以為,有必要建立這樣一項制度——如果小的市場主體的信用污點達到一定數量和程度,就禁止供貨商在一段時間內再向他們供應某種原料、商品,從而影響制約小的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這一措施應該是有效的。
“紅黑名單”應該和個人信用記錄掛鉤
●劉昌海
對于那些品牌含金量較低的小企業,“紅黑名單”的約束力可能并不大。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有關部門不妨將企業“紅黑名單”和個人的信用記錄掛鉤。因為企業不守法經營,根子還在于背后的人。是人的不誠信,才造成了企業的不誠信。所以,對于那些上了“黑名單”的企業負責人,應該在他的個人信用記錄上也記上一筆,讓他以后在申請工商執照、再做食品行業時提高門檻,甚至不準予進入。這樣,一旦經營上不誠信,不但會毀了自己的企業,也會毀掉一輩子的飯碗,這樣,經營者才會把誠信當回事。
同時,這樣的規則也適用于企業內部的關鍵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很多食品企業出現質量安全問題,其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很難說不知情。只是由于傷害不到個人的利益,他們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為虎作倀。如果一個“黑名單”企業的技術人員或質檢人員因為質量問題被記入個人信用記錄,以后不再有相關行業的從業資格,恐怕他們都會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底線,把好關口。
讓企業的員工都和企業的誠信休戚相關、榮辱與共,企業違法則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損,相信這些員工也都會成為企業經營的監督者。同樣,如果在一個企業把關,誠信記錄高,那么這樣的經歷就能夠成為人生的金招牌,在投資、經商、等各個方面都受到禮遇,也可以有效地引導人們像愛惜自己的眼睛一樣愛惜誠信。
與企業相比,個人的信用要跟隨一個人的一生,后者的約束力更大。讓企業“紅黑名單”和個人信用記錄掛鉤,也許能夠讓誠信這一撒手锏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紅黑名單”要通“高壓電”
●張楓逸
在期待食品安全紅黑榜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單靠這樣一份榜單并不能一勞永逸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紅黑榜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正規企業為了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往往會珍惜羽毛,嚴把食品質量關,以上紅榜為榮,以上黑榜為恥。而對于不良商家來說,骨子里壓根兒就沒有流淌著道德血液,自然不會拿黑名單當回事。
社會監督只能是有益補充,紅黑榜的監管主體還應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紅黑榜不會一“黑”就靈,關鍵要給其通上“高壓電”,提高違法成本。
首先,完善懲罰機制。對于上黑名單者,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重點監管、限期整頓、終身禁入等處罰。去年4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就明確規定,除了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之外,構成生產經營問題的食品從業者以后將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的生產經營活動。這一做法值得更多地方借鑒。
其次,建立聯動機制。紅黑榜資源應該擴大共享范圍,發揮更大威力。比如,協調相關部門對于誠信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政策扶持,對于失信企業在行政審批、招標采購、金融等方面給予限制,真正實現“失信者寸步難行,守信者一路暢通”。
此外,引入問責機制。除了企業本身外,紅黑榜還應成為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紅黑榜,與考核評比相掛鉤。轄區內多次發生嚴重食品安全事件者,追究相關人員的失職瀆職責任,取消評先資格,以此推動政府部門殫精竭慮、盡職盡責。
“黑名單”須成法治“追殺令”
●范子軍
從此前工程建設等領域推行黑名單的實踐來看,誠信黑名單終究只是軟約束,不可能一“黑”就靈,更不可能一“黑”永逸,而必須讓黑名單成為讓不講誠信、不依法經營者聞之色變的“追殺令”,從道德層面督促企業守法經營的同時,更要有關各方聯合行動,嚴明法治、嚴格執法,強化黑名單的剛性約束和震懾作用,才能切實打好德與法“組合拳”。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10年有媒體報道,杭州政府部門曾發出通告,將一家公司列入禁止投標“黑名單”,兩個月內不得投標杭州市政府工程,蹊蹺的是這期間該企業卻順利中標超過10億元的杭州鐵路東站樞紐建設工程,引發公眾輿論的廣泛質疑。可見,建立黑名單制度,“光說不練”不行,要真“黑”而非假“黑”,動真格而不是嚇唬而已,否則就只能淪為廢紙一張。
再比如,針對某些明星、名人代言夸大宣傳、虛假廣告,有關方面公開點名曝光、批評,也算得上不是黑名單的“黑名單”了,然而,此類現象卻屢禁難絕,究其根源,個別業主、名人誠信、法律意識淡薄,HOLD不住非法牟利的沖動,固然是一個方面,有關職能部門沒有及時跟進監督、執法,不守信、守法者沒受到有痛感的制裁,因而無所顧忌、我行我素,無疑也是一大關鍵。
對于進入黑名單的企業,相關部門都能以零容忍的態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把黑名單視為食品安全“追殺令”,限制其貸款,項目招商將其擋于門外,廣告投放被嚴格制止……只有用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形成對黑名單企業的全面圍追堵截之勢,才能切實促成對黑名單的應有敬畏,使不敢違法、不愿違法、尚德守法成為業界常態。
微博觀點 〉〉〉
黑名單更關鍵
社科在線:食品安全問題根本上還是在于違法成本低、執法力度不夠大。紅名單、黑名單,盡管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真正起作用的仍是黑名單。只有依法給予不法企業以嚴厲的打擊,將其逐出市場,才能保護守法企業、呵護民眾舌尖上的安全。
應扼殺在搖籃
TCY是愛吃貓的魚:建立食品安全紅黑名單?為什么不是扼殺在搖籃里,而是在消費者已經消費完,黑心商家已經把錢賺完然后方告訴你某某食品有問題。毒藥當飲料喝完了然后有人告訴你,你剛喝的是毒藥呀!
從工人監督開始
聽聽那冷雨--微涼:從源頭做起增強監管力度,從每個食品生產工人做起,賦予他們監督的權利,將每個生產環節都分配負責人,一旦出現食品問題,有負責人承擔后果,建立相應的獎罰措施。
宣傳教育是首要
龍井Lillian:個人覺得全面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才是首要任務。不光是面向百姓的正規和非正規教育,也有專門面向食品企業的特殊培訓和審核,這至少可以避免各種無知。
黑名單當嚴厲 紅名單應謹慎
●木須蟲
紅名單更有評優的意味,有將守信再分三六九等的嫌疑,如果導向把控不力,成為像“馳名商標”一樣的變相廣告,還會影響到市場的基本公平。
紅黑名單制度體現了約束與激勵的雙向作用,蘊含著對誠信社會價值在制度層面的充分表達。如何讓制度不負預期,才是制度發揮作用的關鍵。
對于黑名單制度,應當確立誠信的明晰底線,體現出對食品安全生產違信的零容忍。一方面,放低黑名單的準入門檻,建立完備的評價體系,列出違信相關行為的負面清單,凡有相應行為的,不論后果是否嚴重都應列入,名單不封頂,不能淪為“在壞人中選最壞的人的游戲”。另一方面,強化征信的社會制約,建立評級制度,與資質準入、產品評審和金融信貸掛鉤,提高要素獲取的準入門檻,讓食品生產經營者在經濟中處處受到約束。
對于紅名單制度,應當謹慎。紅名單制度的本義是對誠信的褒揚,重在弘揚誠信道德的社會價值。不過,從食品生產與經營的基本倫理來看,向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產品是一項法定的職責,也是道德的底線要求。也就是說,誠信本是操守,不宜過于褒揚。況且,誠信是一個長期堅守的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今天守信不代表明天不會違信。相反,如果“朝紅夕黑”還是對制度嚴肅性的損害。
此外,紅名單更有評優的意味,有將守信再分三六九等的嫌疑,如果導向把控不力,成為像“馳名商標”一樣的變相廣告,還會影響到市場的基本公平。因此,對于紅名單制度應當建立嚴格的準入門檻,在食品生產建立誠信檔案,實行風險分類管理的基礎上,對于企業執行食品安全標準、落實食品安全檢測和防范機制等,作出科學的評估,強化守信在經營中的內涵,使得紅名單制度實至名歸,將褒揚固化在合理的范圍內。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