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quan)國(guo)政協委(wei)員(yuan)、億陽集(ji)團(tuan)董事長鄧(deng)偉做客2016新華網全(quan)國(guo)兩會訪(fang)談間(jian)。記者(zhe) 王超 攝 “龍江五常大米、哈密(mi)大棗(zao)、臨潼石榴……這些(xie)中國(guo)地理(li)標(biao)志保護產品(pin)由于缺乏(fa)有(you)效的誠信認證系(xi)統(tong)保障,市場上標(biao)識造(zao)假(jia) ...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億陽集團董事長鄧偉做(zuo)客2016新華網(wang)全(quan)國兩會訪談間。記者 王超(chao) 攝
“龍江五常大米、哈密大棗、臨潼石榴……這些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pin)由于缺(que)乏(fa)有效的(de)誠信(xin)認證系統保障,市場(chang)上標識造假、企業(ye)私(si)自濫用(yong)等不法現(xian)象嚴重,導致這類(lei)國家特色產品(pin)的(de)公(gong)信(xin)力與含(han)金量不同程度地(di)下降。”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億陽集團董事長鄧偉做客2016新華網全國兩會訪談間,與廣大網友分享了關于創新誠信認證平臺保障“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安(an)全(quan)的(de)提案。
據了解,我國“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滲透茶酒、調味品、中藥材、水產品、肉制品及加工食品等多個領域,產值接近萬億元,是區域經濟發展、對外貿易、“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但現有的二維碼標識易被仿制,假冒標識導致品牌公信力下降。以黑龍江省最具代表性的 “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五常(chang)大米為(wei)例(li), 2014年產量為(wei)71.4萬噸(dun),而市(shi)場(chang)上標售(shou)的(de)“五常(chang)大米”至(zhi)少有1000萬噸(dun),超過90%為(wei)假冒。
鄧偉委員提出,利用現有自主知識產權比較成熟的編碼技術,建設基于“一物一碼”可追溯的誠信認證系統,可以實現高效盤活貧困地區特色農業資源,將產品品質精準傳導給消費者,讓品牌產品“賣得出、賣得快、賣得好”,進而助力政府實現“精準扶貧”,助力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形成政府企業公平、米農增收,百姓(xing)安(an)心的共贏(ying)態勢。
鄧偉委員建議,以這(zhe)些防偽(wei)、溯源手段為基礎,為消費者創建真正安(an)全誠信的(de)(de)(de)市(shi)場環境。消費者也(ye)可以通過這(zhe)個系統搭建的(de)(de)(de)保真商城買到(dao)貨(huo)真質優的(de)(de)(de)名(ming)優特商品,更好落實“供給側改革”的(de)(de)(de)戰略方針。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