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0月15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的《廣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廣州將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客觀公正記錄公務員的信用、獎懲等信息,逐步將公務員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獎懲記錄、年 ...
根據10月15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的《廣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廣州將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客觀公正記錄公務員的信用、獎懲等信息,逐步將公務員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獎懲記錄、年度考核結果、相關違法違紀違約行為等相關信息納入信用檔案,切實將誠信狀況作為公務員招錄考察、考核、提拔任用、評先的重要依據。(10月17日南方日報)
毋庸置疑,誠信是現代社會的基石,公務人員更應該成為社會誠信的模范執行者。公務員誠信檔案的產生和運用,是鑒于越來越多的失信行為問題基礎上的。失信行為涉及作風問題的各個層面,從利用職權職權卡要,到服務群眾態度不端,從遲到、早退,到酗酒、醉酒,有些看似“無關痛癢”的小問題,放到普通群眾身上,只能說是習慣不好或者態度不好,但放到公職人員身上,代表的是一個群體的形象,所以,如何整治失信行為,提高公務員隊伍的誠信度尤為重要。
信用檔案的建立,對于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和規劃意義不言而喻。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將公務員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獎懲記錄、年度考核結果、相關違法違紀違約行為等相關信息納入信用檔案,對于公務員的日后提拔和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過這種方式,必然可以倒逼權力正規運行,減少違法違紀現象,并能提高公務員的履職能力和效率。
但是,誠信檔案建立的話語權由公權部門掌握,外界公眾對于公務人員的具體誠信情況根本就無從知曉。缺乏外部的監督,屏蔽了誠信檔案所需要的“陽光”,誠信檔案的質量能否符合公眾預期,還需要認真解決和考慮。另外,公務員誠信檔案切莫貪多求全,以至于流于形式,否則只能讓群眾更加失望。無數實踐經驗證明,真正能夠推動誠信建設的條款并不需要太多太繁雜,往往越簡單越能遵守,執行力也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