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塊錢的蔬菜到(dao)數萬元的單筆交(jiao)(jiao)易,只需(xu)手(shou)指一(yi)動(dong),打開微信(xin)或(huo)支付(fu)寶,就能在幾秒內完成付(fu)款或(huo)轉(zhuan)賬。近年移動(dong)支付(fu)的迅速發展,給公眾帶來了不少便利。但與此同時,轉(zhuan)賬交(jiao)(jiao)易中出(chu)現的漏洞也亟待填補。失手(shou)轉(zhuan)錯(cuo)賬導(dao) ...
從幾塊錢的蔬菜到數萬元的單筆交易,只需手指一動,打開微信或支付寶,就能在幾秒內完成付款或轉賬。近年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給公眾帶來了不少便利。但與此同時,轉賬交易中出現的漏洞也亟待填補。失手轉錯賬導致的追回難已成為不少用戶面臨的問題。
微信轉錯賬給“好友” “好友”收錢迅速消失
8月8日23時,在從貴陽開往上海的K834次列車上,乘客王先生在使用微信過程中,不慎錯將5000元轉給了一個并不熟悉的“微信好友”。不料對方在收完款后,迅速將其刪除。心急如焚的王先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到值乘該次列車的貴陽鐵路公安處乘警周韋華求助。周韋華一邊用王先生的手機重新添加對方為好友,一邊向騰訊公司客服反映情況。
通過好友驗證后,王先生多次與對方協商,請求其退回錯轉的5000元,可對方一直不予理會。周韋華遂用王先生的手機給對方發送信息,表明自己警察的身份,試圖勸服對方。
“一開始,對方還是不理不睬。我就嘗試著不斷聯系他,繼續勸說。”10余個小時后,周韋華終于成功將對方其勸服,8月9日11時,王先生收到了退還的5000元錢。
但相似的情形下,廣東中山的黃先生卻沒有那么幸運。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今年5月,黃先生本打算通過微信給表妹轉賬9萬元,卻錯將錢轉給與表妹微信名相同的好友。事發后,黃先生立刻向騰訊客服求助,多次溝通后得到的回復都是:該筆資金已經成功進入對方零錢,資金支付成功后無法撤回,您可與好友聯系協商退回。
在向微信求助無望后,黃先生又嘗試向派出所和法院尋求幫助,均被告知需要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信息,而微信官方拒絕向黃先生提供轉錯賬的用戶信息。在黃先生微信轉錯賬一事被多家媒體曝光后,騰訊公關相關人員回應媒體時強調:保護用戶隱私是互聯網公司的底線。他們要對所有用戶負責,只要司法機關要求微信官方協助,他們肯定義不容辭,但如果是個人需要,不能突破底線。
轉賬無法撤回 第三方支付存諸多漏洞
“轉賬一旦發出是無法撤回的,建議您聯系收款方,若協商無果,您可及時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8月14日,當記者就“微信轉錯賬后如何處理”一事咨詢騰訊財付通團隊時,工作人員作出如上回復。
8月14日,央廣記者就“微信轉錯賬后如何處理”一事咨詢騰訊財付通團隊時,工作人員作出如上回復。
一邊是移動支付平臺轉賬的無法撤回,另一邊卻是微信轉錯賬投訴人數的不斷上升。據記者從浙江省消保委了解,浙江省消保委近期收到多起微信支付的相關消費投訴,內容包括消費者因對方冒充好友頭像、昵稱導致轉錯賬;因微信朋友圈發布的虛假消息被騙錢;或通過微信交易付款后卻遭對方拉黑等情形。而當消費者遇到上述情況向騰訊客服求助時,亦無法維護其正當權益。
而隨著無現金支付社會的悄然到來,移動支付憑借其便利性和快捷性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支付方式。調研機構益普索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約為8.9億人,第三方移動支付在網民中的滲透率達到92.4%。今年一季度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額首次突破40萬億元大關。
“使用銀行轉賬,如果使用了2小時到賬,發現轉賬錯誤是可以撥打客服電話撤回匯款,但是微信卻不可以,這個漏洞不應該只由消費者來背鍋。”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周雪峰呼吁道。
專家建議全面落實微信支付實名制
“轉錯資金的收取人拒絕退回他人轉錯的資金,屬于不當得利行為。按照法律規定,如果資金數額達到一定的標準,還涉嫌侵占罪,應當受到刑事追究。而第三方支付平臺,顯然有義務通過提供不當得利人身份信息等,配合司法機關辦理案件。”周雪峰向記者分析。
7月23日,浙江省消保委與騰訊公司就近期出現的轉賬投訴進行溝通。
而針對日前發生的幾起微信轉賬投訴案,浙江省消保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浙江消保委已于7月19日就微信支付安全隱患向騰訊公司提出了三點建議:依據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支付機構應嚴格落實支付賬戶實名制管理,建議騰訊公司全面落實微信支付實名制。二是建議騰訊公司建立健全微信支付防轉錯賬機制,當用戶轉賬超過一定額度時提醒用戶進行姓名校驗,以及建立大額轉賬延時到達機制等。三是建議騰訊公司在用戶權益明顯受到侵害無法協商解決向平臺求助時,微信平臺應盡到合理的協助義務,并積極協助司法機關提供立案所需的相關信息。
騰訊公司在其7月31日提交的整改方案中表示,財付通將嚴格履行支付機構的法定義務,全面落實微信支付實名制管理要求,未經財付通實名認證的微信支付用戶無法通過微信支付轉賬。
針對微信支付防轉錯賬的問題,財付通團隊向記者表示,將持續通過多種方式加強驗證,如讓用戶補全被掩碼的姓名等,以保護用戶的資金安全。據悉,該項功能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