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所為支持IPO業務,擬在近期放行投資者信用賬戶“打新”。這意味著,滬市新股上市,投資者可以將此前在深圳市場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的融資融券打新招數,用在即將登陸滬市的新股上。 滬市信用賬戶“打新” ...
上證所為支持IPO業務,擬在近期放行投資者信用賬戶“打新”。這意味著,滬市新股上市,投資者可以將此前在深圳市場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的融資融券打新招數,用在即將登陸滬市的新股上。
滬市信用賬戶“打新”即將放開
去年12月19日,上證所發布《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申購業務問答》,稱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證券賬戶的市值合并計算到該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中。但是,該賬戶不能用于申購新股。今年5月,新版《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按市值申購實施辦法》發布,但仍然堅持了信用證券賬戶不得用于新股申購。
與此相對的是,深交所早在今年1月3日的回答投資者有關新股網上申購業務的問題中,已經明確放行信用證券賬戶參與新股申購。
“有市值的深市融資融券信用證券賬戶可用于參與新股申購,融資融券信用證券賬戶市值與普通證券賬戶合并計算。若投資者的融資融券信用證券賬戶和普通證券賬戶都有市值,其新股申購可比照同一投資者多個證券賬戶處理,投資者可選擇使用有市值的信用證券賬戶或有市值的普通證券賬戶申購新股。”
兩個市場,深市可以在信用賬戶打新,滬市不可。在實際操作中,這一區別給新股網上申購帶來什么影響呢?
一位中型券商營業部總經理稱,主要可以提高資金使用率。“兩個市場的普通賬戶和信用賬戶市值都可以合并計算,但是在用資金申購新股時,滬市就要把資金從信用賬戶轉入普通賬戶。而這部分資金放在信用賬戶,本可以獲得更大的授信額度。”
也有券商營業部人士不建議直接在信用證券賬戶申購新股。“信用賬戶資金轉出,必須達到300%的維持擔保比例。如果是在賬戶滾動操作循環打新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打了幾輪,想要隨時轉出收益,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融資融券打新發力
事實上,自從融資融券用于“打新”的工具屬性被挖掘出來,高效率打新,融資融券已經不可或缺。從T-2日持有市值才能參與打新,到T-2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計算額度,為應對幾經修改的新股網上申購實施辦法,融資融券用于“打新”的小竅門也在更新換代。
對于資金充裕,但是市值不足以支持“頂格”打新的投資者,如果不愿意為了“湊市值”而買入股票,可以選擇券源較豐富的融資融券標的股,在買入該股票后,做一筆相同標的的融券賣出,這樣在鎖定該股票風險的同時,也持有了一部分市值。這一操作可以在T-2日前20個交易日頻繁操作,以獲取更高的可申購額度。
對于持有股票不愿拋售,但又需要資金“打新”的投資者,可以將所持股票轉入信用證券賬戶,獲得授信額度之后,先融券賣出一只券源豐富的標的股,再融資買入同一標的,用買入的標的股直接還券,了結第一步的融券負債,這樣融券賣出所得資金就可以解凍,直接在信用賬戶申購新股。
“此前滬市只能在普通賬戶進行打新,那么想要通過這一操作把資金轉出需要達到300%的維持擔保比例。如果杠桿放得比較高,這部分資金是無法取出的,會影響到融資融券工具性能的發揮。”前述營業部人士稱。
昨日起,新一波新股來襲。至下周四,共有14只新股IPO密集發行重啟。預計發行7.8億股,擬募資45.6億元。而14只新股中,8只擬登陸滬市。滬市信用賬戶開放“打新”,無疑對新股申購是正面利好。
據國泰君安測算,以6~8月IPO重啟后前3輪新股網上/網下獲配比例和平均中簽率,假設網上申購比例最終為90%,則網上中簽率為0.8%,網下中簽率為0.35%。網上中簽率遠遠超過網下,將吸引一些評級較低的機構更多傾向于加入網上申購。資金量遠超一般個人投資者的參與者加入新股分食,被激活的融資融券工具屬性將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