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bei)京市政府辦公(gong)廳發布《北(bei)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jian)設三年重(zhong)點(dian)工作(zuo)(zuo)任務(wu)(2015-2017年)》的通知,其中提到(dao),要探索建(jian)立公(gong)務(wu)員(yuan)誠信檔案(an),作(zuo)(zuo)為(wei)干部考核重(zhong)要依據(ju)。另(ling)外,導游、教(jiao)師、新聞媒體人士(shi)、醫務(wu)人員(yuan)等重(zhong)點(dian)人 ...
昨天,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北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三年重點工作任務(2015-2017年)》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探索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作為干部考核重要依據。另外,導游、教師、新聞媒體人士、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也要建立誠信檔案。
記者注意到,《通知》中涉及的誠信體系建設包括政務、商務、社會以及司法等領域,其中,政務誠信建設放在首位進行闡述。《通知》要求,推進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地方立法,堅持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另外,要建立重大行政決策績效評估機制,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對于公務員群體,要探索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作為干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同時,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環境保護等重要民生領域,也要建立誠信監督體系。
在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中,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設必不可少,《通知》要求,要建立守信激勵機制,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過程中為守信主體提供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綠色通道”激勵政策。對于失信行為,在市場準入、資質認定、行政審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實施信用分類監管。
按照《通知》要求,2016年底前,要發布實施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和使用管理辦法,規范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披露和使用行為。同時,發布實施市場主體失信行為聯合懲戒辦法,推進建立多部門、跨地區的信用獎懲聯動機制。今年,要率先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考核評估機制,確保各項任務順利推進和落實。
>>重點關注
1 公務員誠信檔案記錄哪些信息?
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廉政記錄、年度考核結果、相關違法違紀違約行為等信用信息。
2 除公務員外,哪些群體也需建立誠信檔案?
對全市公安、司法行政單位工作人員也要建立信用檔案,依法依規將徇私枉法以及不作為等不良記錄納入檔案。
記者發現,企業法定代表人、認證和檢驗檢測從業人員、醫務人員、教師、科研人員、新聞媒體從業人員、互聯網從業人員、導游等群體被“特殊關注”,建立誠信檔案,要求在資格資質評定、崗位聘任聘用等工作環節使用信用信息或信用產品。
>>專家觀點
公務員失信對社會危害重大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桂莉認為,公務員群體作為管理群體,對公眾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從干群關系角度講,有上行下效的影響。
另外,作為管理群體如果發生違法犯罪或者不誠信行為,其造成的社會危害重大、負面影響也最大。因此,應該作為單獨的群體進行約束,這也是對當前反腐工作的有力支持。
劉桂莉還提到,目前的誠信體系建設涉及范圍相對寬泛,未來還應該細化誠信監督的標準,比如交通違規記錄、公交車逃票記錄、逃稅記錄等方面都應納入。